liliang
時間:2025-09-18 09:50:04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沒有哪位爸爸媽媽希望自己的孩子會受傷,但“傷口的處理”確是家長的一門必修課。日前,一名男孩和朋友一起去爬山,結果不幸碰傷,并未流血但鼓起一個很大的包。回到家中后,媽媽堅持用豬油按摩的方式對兒子進行治療,結果兒子頭上的包非但沒有小,反而越來越大,最后,甚至出現休克的癥狀。對于這樣的失誤,下面八寶網的小編為大家分享民間的土方法的誤區,為大家分析錯誤觀念的危害,減少對寶寶的傷害,大家一起來看吧。
因為情況緊急,后來男孩被送到醫院進行治療,原來他頭上的包一開始只是輕度頭皮血腫,本來不需要治療,但因為不停地被豬油揉按,導致病情嚴重。經過治療,男孩轉危為安。
對此,大部分網友認為,土方子大部分都是不靠譜的,還是要去醫院救治:
其實,這樣的新聞并不少見:在此之前,有“新生兒患有黃疸病,父母聽信偏方自行針灸,導致孩子險些喪命”的情況;也有“寶媽聽信婆婆的下奶偏方,導致腹瀉并且影響奶水”的先例。
誠然,土方子在一代代傳下來的過程中,或許發揮過一些作用。但是,沒有任何科學研究保證的土方子,帶給我們更多的是潛在的危險。所以,如果發現患病,還是要及時就醫的。
1.按壓
幾乎所有活動性出血都有可能通過使用一塊干凈的紗布或衣物直接按壓受傷部位5~10分鐘而得以止血。
這種操作中最容易出現的錯誤是:在血還沒有止住前就偷偷揭開紗布看看傷口的血有沒有止住。這樣做有可能引起更嚴重的出血或形成一個血凝塊,從而使得在后續的按壓中更難止血。如果在按壓結束5分鐘后,流血再一次開始,就重新給孩子按壓一次,并給醫生打電話。
除非接受過完整的培訓,不然不要在胳膊或腿上綁止血帶或繩子來試圖止血,因為如果它們留在孩子身上的時間太長,就有可能引起嚴重的損傷。
2.保持鎮定
大多數人看到血都會被嚇到,但是這個時候保持鎮定非常重要。如果你很冷靜,就能更好地作決定,而且孩子也不太容易被眼前的情況嚇得忐忑不安。
記住,即使是由嚴重的撕裂傷引起的出血,通過直接按壓也能在救助人員到來之前很好地止血。相對來說,發生于面部和頭部的小切割傷比發生于身體其他部位的大切割傷更容易出現嚴重流血,這是因為頭面部有大量表淺的小血管。
3.及時就醫
如果傷口很深(穿過皮膚)或長于1厘米,不管其出血量有多少,都應該聯系醫生。一個深的切割傷,即使表面看起來非常小,也有可能造成肌肉、神經以及筋膜的損傷。發生于面部、胸部、背部的長的撕裂傷更容易留下瘢痕。
在這些情況下,如果傷口得到了恰當處理,最后形成的疤痕就會不太明顯。對于某些病例,可以使用皮膚黏合膠(一種可以將受損皮膚粘貼在一起的膠水)來黏合皮膚。如果不確定孩子的皮膚是否需要縫合,請在損傷發生后8~12小時內咨詢醫生,看看傷口需要得到哪些處理。
對于短而小的傷口,只要傷口附近沒有麻木感、沒有影響到感覺和運動,而且只要家中有創口貼,你就可以自己為孩子處理傷口(使用創可貼時應先將待治療的傷口對攏再貼上,以幫助傷口整齊愈合)。
然而,如果傷口內部或周圍沾上了異物的話,例如污物或草,就應該讓醫生來檢查傷口。對于任何一種自己無法處理的傷口,都應該讓兒科醫生或急診醫生來幫助解決,這樣有助于加快孩子傷口的愈合。由于徹底檢查傷口的時候會給孩子帶來劇烈的疼痛,他很有可能不配合你的徹底檢查。如果去醫院就診,可以在必要的時候先為孩子用一些局部麻醉藥,以完成徹底而全面的傷口檢查。
4.清潔與包扎
如果你覺得自己可以處理好傷口,請用清水徹底把孩子的傷口洗干凈,并仔細檢查清洗效果。接下來,在傷口涂一些抗生素軟膏,用一張潔凈的無菌紗布覆蓋傷口。
一般來說,人們都容易低估一個切割傷傷口的范圍和嚴重程度,所以,即使你選擇了自己處理傷口,也應咨詢一下兒科醫生的意見。如果傷口周圍出現任何一種紅、腫、流膿的情況或者傷口再次出血,請盡量咨詢兒科醫生。碘酒和酒精等消毒液對傷口沒有作用,而且會給孩子增加不必要的疼痛,所以一定不要往孩子的傷口上涂這些藥物。
如果孩子最近接種過破傷風疫苗,那么在切割傷和撕裂傷發生之后沒有必要再次去打破傷風疫苗。然而,如果孩子在受傷時,還沒有達到接種破傷風加強針的年齡或正處于需要接種加強針的時間段,最好在醫生的建議下為孩子接種一針破傷風加強針。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