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02 17:20:24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幼兒園小班數學活動教案:比較多少
設計意圖:
三至四歲的孩子是自我認知、自我意識初步形成的時期,他們對周圍事物越來越感興趣。我在設計這活動時,從幼兒的興趣點著手,結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選題不宜太難,以情景表演引入課題,請來動物過生日,利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找朋友,比較出物體的多少。同時,在活動中為幼兒提供更多操作、探索的機會,有利于幼兒的認知活動向更深、更廣的層次邁進。
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找出較多的物體,回比較多少。
2、培養幼兒的初步分析、比較能力。
教學準備:
圖片3張紙偶2個記號筆鈴鐺凳子
教學過程:
一、情景表演,出示汪汪狗、跳跳兔,引出課題。
老師給小朋友請來了兩位新朋友,一個是汪汪狗,一個是跳跳兔。
二、出示禮物,感知物體的多少。
今天是汪汪狗和跳跳兔的生日,他們收到了許多許多禮物。
出示圖片①:跳跳兔收到了什么禮物?(個別幼兒)蘿卜有幾個?我們伸出小手數一數?汪汪狗收到了什么禮物?(集體)有幾顆?請幼兒想辦法比較誰的禮物多?
出示圖片②:跳跳兔收到了什么禮物?汪汪狗收到了什么禮物?哪個小朋友知道3個蘑菇多,還是4個蘋果多?你是用什么好辦法知道的?
教師引導:我們是用什么好辦法比較多少的?
出示圖片③:跳跳兔收到了什么禮物,有幾塊餅干?汪汪狗收到了什么,有幾根骨頭?請幼兒比較,誰的禮物多?你是用什么好辦法知道的。請幼兒操作,發現了什么?
三、游戲:
⑴、跳跳兔和汪汪狗要邀請小朋友到他們家來玩搶凳子的游戲,小朋友要聽小鈴鐺的聲音學解放軍繞著凳子走,鈴聲停馬上坐下,
一張凳子坐一個小朋友,看看誰能搶到小凳子。幼兒游戲。
⑵、搶凳子的游戲好玩嗎?老師還要帶小朋友門去外面玩,我們一邊唱歌一邊找朋友,1個女孩子必須找1個男孩子做朋友。看看誰最能干,會找到朋友,找到朋友的小朋友一起和老師去外面做游戲。
活動目標:
1、在優美的意境中傾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2、發展幼兒的擴散性思維,學習以具體的動作、語言來表達抽象的情感。
3、能感受父母長輩無私的愛,懂得感恩。
活動準備:
1、《猜猜我有多愛你》畫冊一本,課件,配樂。
2、圖片若干:月亮星星、小河、小樹、房子、大海、……
活動過程:
一、認識書名這本書叫什么名字?猜猜。這兩個字就是念“猜猜”。(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圖片)這是一個兔媽媽和兔寶寶之間關于什么的故事?(告訴幼兒題目是:猜猜我有多愛你)其他的字可以不認識,可是這個愛字你一定要看仔細,記住它。
小結:這本書上的故事講的是兔媽媽和兔寶寶之間有多愛對方的事。那它們到底有多愛呢?它們是怎么表達自己的愛的呢?我們一起來聽聽這個關于愛的故事。
二、觀看PPT,理解故事內容
1、老師講述第一段,學習句式:“……有多……,我就有多愛你”。
(1)師提問:小兔子說她有多愛媽媽?她用了一個什么動作來表示她的愛?(幼兒模仿動作:把手張開并學說句式。)
(2)師:為什么小兔子把手張得不能再開?這表明小兔子愛媽媽愛得有多大?(很大)兔媽媽也把手張得不能再開,表明兔媽媽的愛有很多很多。
2、繼續欣賞畫面,學習句式“我×得有多×,我就有多愛你”。
(1)看畫面,進行猜想,提問:小兔子用什么動作來表達對媽媽的愛?它會怎樣對媽媽說?學說句子“我的手舉得有多高,我就有多愛你”,“我的跳得有多高,我就有多愛你”。
(2)看畫面,進行猜想,感受媽媽與寶寶動作上的差距。
3、欣賞第三段
(1)看畫面,進行猜想,提問:他們來到了山腳下,看到了什么?小兔子又會想到用什么方法來表達對媽媽的愛呢?
(2)幼兒學說句子“我愛你,像這條小路伸到小河那么遠”。兔媽媽的愛想比過小兔子,它又會怎么說?學說句子“我愛你,遠到跨過小河,再翻過山丘”。
(3)教師講述故事結尾部分。
三、故事結尾。
1.教師講述故事最后一段。
2.師:這個故事愛多么?平時在家里你愛誰?
3.師:和老師相處那么久,你們有沒有愛上我?愛上我的人舉手。那今天回家別忘了對愛的你人說說,嗨~猜猜我有多愛你;早上來上幼兒園的時候別忘了對老師說一說猜猜我有多愛你。
4.師:好啦,我們一起把愛送給人家。
活動目標: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兔媽媽和小兔子間深切的情感和表達愛的方式。2.嘗試用生動活潑的語言、動作表達對別人的愛。活動重點:感受故事中兔媽媽和小兔子之間的愛,學一學它們表達愛的方式。活動難點:嘗試用....有多....,我就有多愛你的句式,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愛。活動準備:
1.PPT
(故事:猜猜我有多愛你)活動過程:一、故事導入。1.師:今天老師帶來一個故事,要和你們一起聽聽,玩玩,喜歡嗎?2.師:老師帶來一本圖書,這本圖書的名字叫什么?(上面兩個藍色的字:猜猜下面五個字:我有多愛你)3.師:今天我們只要認識一個字就可以了“愛”,愛是第幾個字?4.師:這是一個關于愛的故事,那這是關于誰愛的故事呢?(小兔子和兔媽媽)二、觀看PPT,賞析故事,理解故事內容。(一)第一個動作表達愛。1.講述故事。2.師:小兔子和兔媽媽用了一個什么動作表示愛?站起來做做看。(對,把手張開,張到無法在張開)3.師:張開之后還要對媽媽說一句什么話?(猜猜我有多愛你,我愛你有那么多)4.師:這是小兔子說的,媽媽也把手張開,看看兔媽媽愛的多還是小兔子愛的多?5.請幼兒做小兔子,教師做兔媽媽,把手張開比比誰的愛多。師:你看媽媽愛你有那么多。6.師:孩子們干嘛要把手張開,張到無法在張開?(因為愛媽媽愛的多,所以無法在張開)7.師:我們繼續看看,小兔子還用了什么動作,說了什么話?(二)第二個和第三個動作表達愛。1.師:小兔子和兔媽媽還用了哪兩個動作說了什么話代表她的愛。2.師:舉手的動作,把手舉起來,舉手還不夠,還要說出來,把心里的愛說出來(我愛你一直愛到手指頭)3.師:媽媽也說了,我愛你有那么多,媽媽愛的多還是小兔子愛的多?4.師:我們看看班里誰愛的多呢?5.請兩三名上來比比誰高,誰就愛的多。師:他們在比的時候,你們說一說。6.師:除了舉手還做了什么動作(跳起來)7.請幼兒上來跳一跳:他們在跳的時候,你們幫他們說一說(我跳的有多高,我就有多愛你)(三)看到的景色表達愛。1.師:小兔子和他媽媽看到什么?(山、竹子、樹等)2.師:兔媽媽和小兔子看到了那么多,小兔子就用到的景色里的一個東西表示對媽媽的愛的。3.師:小兔子看著竹子說,竹子有多高我就有多愛你。4.師:孩子們你能用其他的東西代表對媽媽的愛嗎?教師加以引導。5.其實除了這些還有很多表示愛的。(圖片:花朵、帽子、星星等)6.師:你能這里的東西表示對媽媽的愛?三、故事結尾。1.教師講述故事最后一段。2.師:這個故事愛多么?平時在家里你愛誰?3.師:和老師相處那么久,你們有沒有愛上我?愛上我的人舉手。那今天回家別忘了對愛的你人說說,嗨~猜猜我有多愛你;早上來上幼兒園的時候別忘了對老師說一說猜猜我有多愛你。4.師:好啦,我們一起把愛送給人家。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繼續學習用目測方法正確判斷7以內的數量。
2、教幼兒認識7以內自然數列中,相鄰兩數間的數差關系。
活動準備:
教具:數字卡1——7數量為3——7的圓點卡片
學具:添畫圓點和數字作業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認讀數字1——7.
2、看數字快速做動作。(教師分別出示數字1——7,請幼兒快速認讀數字并做出相應數量的動作。)
二、集體活動
1、目測數群
(出示數量為3——7的圓點卡片)
小朋友,看,黑板上有什么?每張圓點卡的數量一樣多嗎?(不一樣)各有多少呢?(請幼兒分集體活動個別的形式分別目測各張圓點卡的數量。)
2、按序排列點卡并匹配數字
每一張圓點卡的數量都一樣,請一個小朋友按從多到少的順序來給這些圓點卡排隊。
想一想哪張排在最前面,接下來排哪一張呢?
請一幼兒操作。要求其他小朋友認真看。
圓點卡已經按從少到多的順序排好隊了,現在要請一個小朋友來給每張圓點卡配上相應的數字。
集體驗證操作結果“3、4、5、6、7,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的隊。”
3、引導幼兒觀察理解相鄰兩數間的關系
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排列好的數字,3的后面是數字幾?(4)
4比3怎樣?(4比3多1。)那3比4呢?(3比4少1.)
按這樣的方法帶領幼兒比較7以內相鄰兩數之間的關系。
教師小結:如果數字是按順數依次排列的話,那排在它后面的一個數都要比前面一個數多1,排在它前面的數都要比它少1
二、幼兒操作
1、教師演示并講解作業要求
請小朋友看黑板上這些圓點的排序,在兩排圓點中間有一個空白的,你覺得空白的地方應該畫上幾個圓點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這些數字呢?空白的地方又應該寫上數字幾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2、老師給每個小朋友準備了一張這樣的作業卡,請你們看清楚你的作業卡上都有數量是多少的圓點或是都有哪些數字,它們是怎樣排的,在空白的地方應該畫上幾個圓點或寫上數字幾?
3、幼兒操作,教師巡回觀察并指導。
4、評價幼兒作業情況。
5、組織幼兒收拾玩用具。
設計意圖:中班年齡階段的幼兒,具有活潑好動、好奇、模仿力強等特點,是最容易引發交通事故的群體。雖然他們出去一般都有成人監護,但稍有不慎,就會嚴重影響幼兒的身心健康甚至釀成悲劇,獨自穿越馬路,獨自活動的機會增多了。通過此次活動,讓幼兒了解交通信號燈及安全標志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系。初步養成自覺遵守交通規則的意識,提高自我安全防護能力。活動目標:1、認識信號等標識了解基本的交通規則。2、認識幾種常見的交通標志,了解交通安全標志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系。3、在游戲活動中體驗交通規則的重要性,養成自覺遵守交通規則的意識,提高自我安全防護能力。活動準備:1、兒歌《小小孩學常識》動畫。2、交通安全標志圖片,信號燈標識卡片,自制方向盤一個。3、課件:幼兒交通安全宣傳片《上學路上》。4、布置場地:十字路口、人行橫道、停車場等。活動過程:一、導入1、觀看畫面,引起幼兒思考。師:小朋友我們一起來看看畫面里發生了什么事情?(畫面1:幾個小朋友在翻越車行道中間的護欄。畫面2:一個人跨越護欄橫穿馬路被飛馳而來的汽車撞倒。)2、師:"小朋友剛才你們看到了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危險事情的發生?"小結:這是多么危險可怕的事,為了我們自己的生命安全我們一定要遵守交通規則。二、認識信號燈標識和幾種常見交通標志。1、認識信號燈,說說信號燈的作用。師:今天老師請一位小客人來教給我們一些最基本的交通規則,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播放動畫《小小孩學常識》)師:動畫里面的小客人告訴我們信號燈有幾種顏色?(三種,紅、黃、綠)紅燈停,綠燈行,黃燈亮了等一等。2、模擬游戲,體驗信號燈在交通中的作用。師:我們來做一個小游戲,"遵守規則的小朋友"。請小朋友們看信號燈過馬路。小結:小朋友們真遵守交通規則,相信平安一定會伴隨你們。3、認識幾種常見的交通標志。師:在車輛穿梭的大馬路上,除了信號等這個交通標志外,還有很多交通標志,今天老師就帶來了幾種,你們想看嗎?播放標志圖片,問:這是什么標志?是什么意思?我們應該怎么做?4、請小朋友指認標志,答對的獎一顆智慧星。三、觀看交通安全宣傳片《上學路上》師:小朋友們認識了這么多交通安全標志,老師獎勵你們看一段動畫片《上學路上》,動畫片里的小朋友有的做得對,有的做得不對,我們可要看仔細喲!(觀看交通安全宣傳片《上學路上》)四、模擬游戲動畫片看完了,我們來做個游戲,《安全小衛士》男孩扮演小司機,女孩扮演小朋友,一起去上學,路途中要注意交通信號和標志,遵守交通規則。(提醒小朋友不要犯動畫片里出現的錯誤)交換角色再次游戲。小結:今天我們小朋友學到了很多交通安全知識,大家表現得很出色。下次課我們邀請交警阿姨和我們一起來做游戲好不好?"好"五、活動延伸觀看交警指揮手勢,學做幾個常見的指揮手勢(直行手勢、停止手勢、左轉彎手勢、右轉彎手勢),學做小交警指揮交通。活動簡評:活動中充分利用現有資源,使用多媒體課件展示,直觀形象,孩子們易于接受。游戲的參與,孩子們有了親身體會,真正了解了一些基本的交通規則,在快樂體驗中,學到了交通安全知識。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觀察圖畫,通過各種游戲認識目的字,激發幼兒識字的興趣。
2、在集體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及合作意識。
3、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4、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讓幼兒嘗試敘述故事,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引導幼兒觀察圖畫,通過各種游戲認識目的字,激發幼兒識字的興趣。
活動難點:在集體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及合作意識。
活動準備
1、游戲場景。
2、掛圖、大范例、自制教具、字卡、錄音機、磁帶、幼兒讀本。
活動過程
(活動過程的表述不必詳細到將教師、學生的所有對話、活動逐字記錄,但是應該把活動的主要環節很清楚地再現,即開始環節、基本環節、結束環節、延伸環節。注:重點表述基本環節)
一、開始部分:
1、師:寶貝們,老師帶你們去郊游,我們出發吧!(聽音樂)
2、(看幻燈片)師:瞧,大自然的景色多美啊!白白的云,涓涓的水,美麗的花,茂盛的樹。讓我們一起說聲:大自然,我愛你。
二、進行部分:
1、師:聽,這是什么聲音。幼:風聲。(老師用扇子扇風)
師:風孩子今天也要和我們一起郊游,它還給我帶來了一份禮物,快坐下來看看吧。
2、師:提問:風孩子帶來了什么?(一幅畫)請小朋友仔細看,圖上都有什么時候?
3、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字寶寶,用不同的方法和字寶寶打招呼,同時提問“樹,見到風會怎么樣”說一句話,然后出示相應的兒歌。
4、跟讀兩邊兒歌。請客人老師猜一猜謎底是什么。
5、師:字寶寶也要同我們來郊游,快看看有誰。(出示目的字的幻燈)
6、和字玩捉迷藏。同時給字找朋友。
7、游戲:送字寶寶回家。字寶寶和你們玩捉迷藏的游戲,快找找他們在哪?字寶寶的媽媽在到處找他們呢,我們一起把他們送回家。先到老師這里來看看字寶寶媽媽在哪里,(聽音樂)老師帶著孩子們送字寶寶回家。
8、配課老師:寶貝們,我還有一些字寶寶被老虎、獅子捉走了,你們幫我救救他們吧。
9、師講游戲規則,幼兒救字、送字。
三、結束部分
大自然中有花、有水、有云、有樹,因為有了它們,我們的大自然才會變得更加美麗,現在讓我們聽著歡快的音樂一起去看看幼兒園院子里美麗的景色吧!
教學反思
我提前準備了大量的教具供幼兒使用。一切都是按照我所設想的在進行,幼兒配合的也比較默契,在剛開始欣賞大自然美景的幻燈片時,原本計劃讓幼兒來描述,但考慮幼兒說的不夠精簡,說一沒有放手,類似這種環節老師應該做到相信幼兒。在認識目的字的環節時,因為大部分幼兒都已經認識,所以,我采用了讓幼兒當小老師的形式來教人,課后反思,這個環節不應該這樣處理,比如“云”個別幼兒讀的就不夠準確,應該在幼兒教認后老師在正確發音一次。加深幼兒對字的記憶。在結束部分的《誰是小勇士》這個游戲環節,幼兒玩的很開心,也很盡興,但美中不足的是如果能讓幼兒再玩一遍,效果應該會更好,既充分發揮了教具的作用又鞏固了對目的字的認知。
小班游戲活動小手變變變教案(附教學反思)主要包含了設計意圖,活動目標,重點難點,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活動延伸,活動反思等內容,激發幼兒參與游戲的愿望,體驗小手變、變、變的快樂,鼓勵幼兒大膽表現,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小班游戲活動課,快來看看小手變變變教案吧。
小班游戲活動教案:小手變變變教案(附教學反思)
設計意圖:
小班的幼兒自我認知、自我意識已經初步形成,對自己的身體及身邊的事物越來越感興趣。小手是孩子們身體上最常用、最熟悉的,他們每天用手做許多事情,對自己的小手已經產生了興趣。本次活動旨在讓孩子充分展開想象,讓幼兒在想想、變變、玩玩的過程中對自己的小手更加喜愛,進一步激發幼兒喜愛小手、保護小手的意識。因此,我選擇并設計了這個活動。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參與游戲的愿望,體驗小手變、變、變的快樂。
2、鼓勵幼兒大膽表現,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3、嘗試讓幼兒學說短句“我的小手變變變,變成……”。
4、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重點難點:
重點是讓幼兒大膽想象、表現、體驗游戲的快樂。
難點是讓幼兒用小手去表現各種不同的事物。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幼兒已經感知認識了“能干的小手”。
2、物質準備:磁帶、錄音機、背景圖、顏料、盤子、濕毛巾。
活動過程:
1、教師和幼兒一起隨音樂表演《小手在哪里》引起幼兒對小手的興趣。(孩子們對這段音樂非常熟悉,通過和小手捉迷藏、玩游戲,幼兒非常開心,都十分樂意參與到活動中去,既集中了幼兒的注意力,又使他們對小手產生興趣。)
2、引導幼兒說一說小手的本領,讓幼兒知道手能做許多事情,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在教師的引導提問下,孩子們能根據已有經驗回答出小手的許多種作用,了解并認識了自己的小手,也非常喜愛自己的小手,很自然的過渡到下一環節,和小手做游戲。)
3、教師和幼兒一起玩“小手變變變”的游戲,體驗“小手變變變”的快樂。
(1)教師示范。如:我的小手變變變,變成小貓喵喵喵;我的小手變變變,變成電話呤呤呤。
(2)鼓勵幼兒大膽表現,用小手表現出各種不同的事物,小朋友們一起變一變。如:手槍、小兔子、照像機等。(每個孩子都有一雙小手,小手就是他們現成的學具,對于小手變出的各種事物孩子們也比較感興趣,所以孩子們在小手變變變的游戲中玩的非常投入,也很開心。在和諧愉快的環境中幼兒邊說邊玩,他們體驗到了小手變變變的快樂。活動中大部分幼兒都能參與進去,幼兒的表現是愉悅的、主動的,快樂教育的原則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同時目標二和目標三得到了落實,難點得到突破。)
4、教師和幼兒共同完成“小手印畫”。
(1)教師通過邊說兒歌邊示范的形式教幼兒“小手印畫”的方法。
(2)引導幼兒自由選擇顏色印出小手的形狀。
(3)作品展覽,讓幼兒觀察,引導幼兒想象“小手印”像什么;教師添畫,變成美麗的小手印畫。(教師的示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孩子們急于也把自己的小手印印在紙上。由小手變到小手印,使幼兒的想像力、表現力得到發展。當他們看到自己的小手印在五顏六色的印在紙上,通過想像和教師的添畫,變成了小樹葉、小雞、小鳥后非常的興奮,體驗到了小手變變變的快樂。)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求異,繼續玩“小手變變變”游戲,并可編成兒歌讓幼兒表演。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以發揮幼兒的想象力、表現力和表達能力為宗旨,在活動中教師是一個引導者、合作者、支持者,以關懷、接納、尊重的態度與幼兒交往,像孩子的一個朋友一樣,創設了一個寬松自由的空間。教師與幼兒之間、幼兒與幼兒之間通過互動,使每個孩子都得到了愉快的體驗。通過讓幼兒想一想、變一變、說一說,讓幼兒在充滿想象力的環境中發展認知、思維和表達能力。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