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是新生兒常見的腸胃道疾病,主要是由新生兒的免疫功能差,不能抵御細菌、病毒的感染而引起的。積食、過敏、感冒也會引起腹瀉,父母在喂養過程中-定要當心。
怎么判斷新生兒是不是腹瀉了?
腹瀉時,孩子的大便稀薄、水分多,呈蛋花樣或為綠色稀便,嚴重者水分甚多而糞質很少。
母乳喂養的孩子如果精神好、吃奶正常、體重增長正常,每天大便11~12次都不屬干腹瀉。
人工喂養的孩子每天大便5次以上,大便中出現鼻涕狀黏液或含大量水分就可以判斷為腹瀉。

很多媽媽分不清楚寶寶腹瀉的原因,不知道寶寶是不是乳糖不耐,也不知道寶寶這算不算拉肚子。甚至有些媽媽覺得純母乳喂養,沒滿月的寶寶一天拉三次就是拉肚子。
所以在這里真的要嚴肅的科普!
1.2個月以內的寶寶腸胃是不穩定的!不可能做到每天一模一樣的黃金糊糊,也沒辦法做到一天只拉一次粑粑!
2.純母乳喂養小月齡的寶寶一天1-3次都是正常的!沒滿月的寶寶五六次也是正常的!只要不是便便性質迅速變差,次數立馬變多,精神好,能吃能喝,體重正常,那就不用太慌張的。
3.寶寶好幾天不拉,拉出來的便便好,也不痛苦。那不叫便秘,很大的可能是因為攢肚。

4.不要隨便給2個月內的寶寶吃藥!如果今天覺得拉的次數多了一兩次就開始喂蒙脫石
散,只會害了孩子!不要亂喂啊,實在不放心去看醫生,不要自己瞎操作。
5.寶寶蛋白過敏會出現皮膚反應,乳糖不耐不會,而且蛋白過敏比乳糖不耐更嚴重,首先要排除蛋白過敏再排除乳糖不耐,不要本末倒置
6.有些母乳寶寶出現油狀便便,很大可能是因為母乳沒有忌口高蛋白高油脂的東西。
7.出現少量的粘液不用過于擔憂,觀察寶寶這幾天的便便,飲食清淡多揉腹,如果沒有出現其他反應也不用太過于擔心害怕。
8.奶粉寶寶出現綠便是因為有些是因為鐵沒有被完全吸收,可以熱敷肚肚幫助寶寶。
9.最重要的是,學會分辨。不要聽信現在一些藥販子,他們指鹿為馬,看著寶寶正常的便便也說是乳糖不耐。然后你就傻傻信了買了。
腹瀉孩子的護理:
喂養不當所致的腹瀉應在1≈2天內減少奶量,或把奶液稀釋為原來的1/2~2/3,一般可以奏效。也可喂服媽咪愛和思密達,以調整腸道正常菌群,保護腸黏膜,并借以止瀉。
腹瀉時,父母應注意保護孩子的腹部,不要讓孩子著涼;還可給孩子口服ORS補液。每次大便后,父母應清洗干凈孩子的肛門,還要注意勤換尿布,以防出現“紅屁股”。
需要特別重視的腹瀉:
如果孩子的大便有膿血,并伴有食量減少、嘔吐、尿少等癥狀;或大便呈稀水樣, 每天達10- 20次,伴有高燒、嗜睡,甚至出現手足涼、皮膚發花、呼吸深長、口唇呈櫻紅色、口鼻周圍發紺、唇干、眼窩凹陷等情況,父母應立即帶孩子到醫院診治搶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