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當家育兒攻略
時間:2024-08-02 11:48:26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性早熟是指兒童提早出現第二性征,男童和女童的性早熟規定時間并不一致,男童是指9周歲以前,女童是8歲以前,在女童之間比較多見。
性早熟的孩子通常會出現:
男孩:蛋蛋(睪丸)增大,喉結增大,嗓音變得低沉,身高增長加速。
女孩:出現胸口疼痛,乳房外觀出現隆起,出現陰毛、腋毛,內褲上出現少量分泌物,來月經,身高增長加快。
性早熟的問題其實并不少見,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兒童少年衛生學教研室與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聯合進行的臨床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目前上海地區兒童性早熟的患病率為10%左右,僅次于肥胖癥,占小兒內分泌疾病的第2位,且以女孩多見。
1.雞鴨類的脂肪腺體,比如雞脖、鴨脖除此之外,還包括像鴨脖,鴨翅,雞翅當中,脂肪組織含量相對較高,性激素是脂溶性的,含量確實相對比較高。但是也并不是代表這些食物一定會導致性早熟。另外,喜愛吃這些食物的小朋友很多體型超重和肥胖,而肥胖是性早熟的重要危險因素。所以,適量吃沒什么壞處,但也千萬別被嚇得一口都不吃。
2.反季節蔬菜和催熟的水果
這個和性早熟完全無關,水果蔬菜中加的是植物激素,和人體的激素受體完全不是一碼事。而且我反復強調反季節蔬菜通常也足夠安全。吃反季節蔬菜,遠比沒有蔬菜吃要好得多。
3.速生雞,擔心“打了激素”
事實上,現在正規養殖的禽類并不會打激素。打了激素之后雖然雞的生長發育變快,但是進食量也變大,實際上對于養殖者并不劃算,更別說我們國家對禽類激素“明令禁止”。而現在禽類生長周期短的原因,并非“快速生長劑"、“促熟劑”,而是良種選育和優化飼料的結果。
4.豆制品,擔心里面有雌激素,會性早熟?
不會,大豆異黃酮的類雌激素效應很弱,而且是“雙向調節”作用。部分的腺體中,若長期使用含有性激素的雞翅,可能會造成孩子性早熟。
目前一些有研究發現,性早熟可能和這些因素有關:
1.家庭遺傳史:比如家庭中是否有性早熟案例,以及母親的初潮史都可能會影響性早熟。
2.心理壓力:家庭環境中的壓力也會增加性早熟的可能性,單親家庭、家庭關系不和諧的兒童更容易發生性早熟。
其他的一些因素包括:
3.過量的動物性食物,尤其是高脂肪食物中和一些滋補食材,都有可能增加性早熟的風險。但這并不是意味著高蛋白的食物就不能吃,學齡前兒童每天300g,肉和魚蝦共100g左右,1個完整雞蛋,豆制品都不能少。
4.另外,肥胖以及高BMI數值也可能是導致性早熟的風險因素。
①成年后身材矮小
②影響社交能力和學習成績
③生理發育不完全導致心理壓力增加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