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liang
時間:2025-09-17 23:50:09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呆在家里媽媽有很多優點,例如,母親通常與孩子互動較多,孩子的智力和語言可能發展得很好;很多孩子為了節省感情和信任感情,與母親建立了牢固的依戀關系。總的說來,這很好。走在外面,遇見的每個人都夸。但是在總結了全職媽媽的經歷后,父母很容易陷入一個巨大的陷阱,那就是撫養悖論。下面八寶網的小編就為大家分享教養過度的問題,在家長認為的實則應當的事情中,大家來看看是否有教養多度的問題吧。
有一個故事,女孩的媽媽曾經夢想成為一個芭蕾舞舞蹈演員,可惜腿曾受過傷,且小時候家境并不好,不能為她的夢想埋單。于是,當女孩降臨在這個家庭里的時候,就注定被媽媽作為另一個自己進行培養。媽媽對女孩的要求近乎苛刻,為了讓女兒盡可能早地學習芭蕾,出生幾個月便訓練女孩站立和行走的能力,剛學會行走便訓練女孩芭蕾站姿然后又是各種舞蹈技巧,女孩從小就登上舞臺,芭蕾是她生活的全部,女孩的媽媽從女孩身上得到了自我實現,并且認為自己的教育相當成功,女孩卻從沒有機會拒絕媽媽的要求。
生活里,其實有著無數個“芭蕾舞女孩”,她們可能坐在音樂教室里日夜練習鋼琴,可能在棋院里面對年長許多的對手,可能在某個舞臺上作為一個數字神童進行表演。也可能就是那個幼兒園便學了小學課程內容并一直被要求必須考年級前幾的你。許多父母出于不想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想法,讓孩子早早地學這學那,教育孩子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并且對孩子相當嚴苛,那這樣一種教育方式是合理的嗎?
這類父母其實是過度教養。
1965年,美國臨床心理學家戴安娜·鮑姆林德提出了衡量家庭教養方式(parenting style)的兩個指標:
1. “回應”(parental responsiveness),即父母對孩子需求的回應程度。
2. “要求”(parental demandingness),即父母對孩子自身成熟、獨立、承擔責任的要求。
過度教養為表現為非正常的“回應”和“要求”的教養行為。
在“回應”指標上,過度教養父母往往是高回應,他們常常是過度入侵了孩子的生活,這類父母我們稱之為“直升機父母”,“直升機”父母時刻在孩子頭頂上盤旋,觀察孩子的一舉一動,孩子一旦遇到挫折和困難,他們立馬進行回應。
1.高要求的父母
這類父母將孩子的時間精確安排到分,按孩子獲得的成就進行物質獎勵和懲罰,要求孩子不可以有其他“無意義”的娛樂活動,都屬于高要求的父母行為,這種高回應高要求的行為,就像是父母為了“孩子”這件“產品”進行了大量投資并且要求等值或超值的回報。
2.低要求的父母
這類父母永遠像撫養低齡兒童一樣撫養自己的孩子,親自接送孩子上學不讓孩子坐公共交通,對待已經成年的孩子也堅決不讓他/她接觸性的相關知識,他們總是擔心孩子在外的安全問題和孩子的精神問題。他們希望孩子的成功,但他們不愿意讓孩子承擔失敗,也可以說他們不承認孩子的失敗是孩子的問題,于是會產生一個現象,他們對孩子的低要求導致他們對其他如學校、孩子的教練等要求過高。這樣父母也被稱為“割草機父母”。
3.高/低要求混合型的父母
這類父母希望孩子獲得很高的成就,但不在乎這種成就是不是孩子靠自己的努力得到的,他們替孩子定制目標替孩子做出所有選擇。這類父母有一個典型行為,就是當孩子失敗,他們會通過各種不正當渠道做出應對。
過度教養的父母自認為給了孩子最好的教育,然而,據心理學家研究,過度教養可能會給孩子的發展帶來以下這些糟糕的影響:
1. 完美主義,缺乏韌性:他們要求完美,總想成為人群里“最好的”,但應對壓力、失敗的能力比較低,環境中的不利因素和挫敗性的事件都可能給他們造成巨大的打擊。
2. 焦慮:在兒童時期,可能表現為分離焦慮,即與親人分離時表現出不安、傷心、痛苦;在成長后,他們也一直背負著“成就的壓力”。有研究表明,他們得到臨床焦慮診斷的概率也更高。
3. 對很多事情感到“理所應當”,有時顯得不可一世。
4. 較低的生活技能和社會交往,缺乏自理能力。生活自理和社會交往等學業以外的能力有很多屬于心理學上的“社會技能”,社會技能欠缺將影響孩子的責任感等一系列生存能力的發展,因此過度教養會導致孩子責任心缺失。
5.人際敏感性較高。
關于過度教養,父母必須認識到孩子的發展過程,并且基于孩子健康成長的情況下進行教育,給孩子一個空間,而作為還在接受過度教養的孩子或曾經接受過過度教養的孩子,必須認識到人生是要靠自己的,父母不能成為你的“割草機”,學會接受自己,學會面對困難。
與其去想,我這么做是不是“過度撫養”,不如這樣想:如果我不去這么做,會不會讓孩子得到什么鍛煉和收獲。因為,在現在的時代,“過度撫養”幾乎是通病,教養悖論幾乎處處有用。
古人說,“欲得小兒安,常需三分饑和寒”,現在的孩子哪有凍著餓著過呢?
不只是全職媽媽,所有的家長都要時常提醒自己,是否正在”過度教養“。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