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沾了一點點會懷孕?!——介紹常見性誤區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性知識越來越被大眾所重視,但不同文化背景和教育水平的人卻對性的認知存在一些誤區。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些常見的性誤區,重新認識性,預防誤解,保障安全。
誤區一:只有男性需要避孕
有許多女性認為她們在月經期內是不可能懷孕的,而有些在性行為過程中,要么不使用避孕措施,要么使用不當,以為自己已經安全。不過,事實上,女性的月經期間也有可能發生排卵,受精卵在子宮的體內壽命最長可達七天,所以女性需要像男性一樣時刻考慮避孕措施。
錯誤觀念1:安全期
“安全期”是指月經周期的第11~16天、第20~自來月經即將到來的前四天和月經期間的避孕方法。但是,女性的周期并不是每個月都規律,也不是所有月經周期都長短一致,所以不能準確地確定“安全期”,在這些時期,女性同樣需要采取適當的避孕方法。
錯誤觀念2:避孕藥會影響生育
避孕藥的作用是防止排卵和受孕,但并不會永久影響生育。停止使用幾個月后就能恢復正常生育。
錯誤觀念3:避孕套對女性體格有害
有人認為使用避孕套會對女性體格有傷害,這是不正確的。使用避孕套可以預防性傳播疾病,同時也能夠避免懷孕,是一種十分有效的避孕措施。
誤區二:只要是初次性行為,就不可能患有性傳播疾病
初次性行為也有可能患上性傳播疾病。原因有二:一是有些疾病可以通過非性行為途徑進行傳播,如乙肝、丙肝;二是當代一夜情過多,性伴侶增加,使得患上性傳播疾病的風險也隨之升高。所以,無論是初次還是多次性行為,都應該注意預防性傳播疾病。
誤區觀念1:女性不容易得性病
性病不分男女,沒有性別差異。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感染性病,因為女性的生殖器官更容易受到感染以及衛生習慣不佳等因素影響。
誤區觀念2:女性要習慣性去醫院檢查
如果沒有性行為或性行為史極少的女性,習慣性去醫院檢查并不是必要的。因為性病大多數是通過性行為途徑傳染的,而一些檢查項目也需要破壞人體的自然防御機制才能檢查出來,如果過于頻繁的檢查反而會增加感染的風險。
誤區觀念3:癥狀才需要治療
性病患者不一定會出現明顯的癥狀,但是病毒和細菌在體內仍在繁殖和擴散,如果沒有及時治療,時間一長可能會導致更嚴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所以有此類疑問的就趕緊去醫院進行檢查或治療。
誤區三:草草了事——性交時間短并不一定代表對方滿意
雖然快速表現的印象深刻,但是只注重速度而不注重快感體驗很難令對方滿足。事實上,具體的時間并不重要,滿足雙方的需要才是最重要的。
錯誤觀念1:只有快射的性交才稱得上“好性交”
快速射精并不意味著令對方滿足。性交不僅僅是一種生理行為,關注快感可以更好地豐富和滿足雙方的情感需求。
錯誤觀念2:越快越好
不用過分追求時間的長度,更應重視過程中的情感交流,慢慢品味這種美好體驗。性福并不完全僅僅來自時間長度的增加,而是來自心理和生理的共同感受。
錯誤觀念3:只有男性在性行為中發揮主導作用
性行為是一種相互的物理和情感互動,女性并不只是被動的一方,女性相對男性擁有更多的選擇權,更關鍵的是女性也是性行為的主體之一。
誤區四:男女有別——性需求不同
男人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性的主宰”,而女性則有一種矛盾的心態:既渴望男性的關愛和贊美,又不敢表達心中的欲望。實際上,在性需求方面,男性和女性的區別并不是非常大,而是因為長期以來的性別歧視,讓性需求產生巨大的偏差。
錯誤觀念1:女性比男性性欲低
并非如此,女性在性方面的需求比男性更加細膩,更加情感化,也更加注重精神上的交流與溝通。因此,很多情況下,女性更容易被創造出更好的性體驗。
錯誤觀念2:性需要贊美
雖然贊美對于性生活的滿意度很重要,但是并不是所有性關系都需要贊美。如果單單依靠外在表現的贊美,很難真正理解對方的需要,忽略內心的情感共鳴,關愛和陪伴也是性體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錯誤觀念3:性壓力來源于男性
性壓力來源于男性,使得男性在性方面對女性有更強的要求。但這不僅僅是男性的問題,有些女性也會對這種“女人必須有配得上戀愛的美麗身材和強的性表現能力”這種歧視性的觀念感到壓力。因此,合理的性教育對于改變性別觀念和性別歧視都有重要的作用。
總結:
性是人類生理需要之一,保持謹慎、科學的行為,是保障性健康的前提所在。在避免誤解的同時,應當珍惜性,并將性歸納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為自我價值感和生命品質的改善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