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宮外孕?
宮外孕是指受精卵在子宮外(通常是輸卵管)著床發育的一種情況。宮外孕發生的原因很多,如輸卵管病變、先前手術史、藥物使用等。如果宮外孕沒有得到及時識別和治療,可能會導致輸卵管破裂、出血,危及生命。鑒別宮內孕和宮外孕非常關鍵。下面介紹一招教你輕松分辨宮內和宮外孕的區別。
1. 受孕時間與癥狀
宮內孕受孕后,受精卵會在子宮內著床發育。宮外孕受孕后,則會在輸卵管內著床發育。一般來講,宮內孕的發現時間較早,大約在受孕后6~8周左右。而宮外孕一般需要4~8周才能發現。宮內孕的癥狀包括但不限于:陰道流血、腰酸、乳房脹痛等。而宮外孕的癥狀可能會包括:下腹疼痛、陰道流血、肩部疼痛等。因此,如果你在受孕后幾周內出現下腹疼痛等癥狀,應當立即就醫,以免耽誤病情。
2. 妊娠試紙檢測
妊娠試紙檢測是一件家庭常備用品,可以很方便的檢測出是否懷孕。但是,它只能告訴你懷孕,而無法告訴你宮內還是宮外孕。因為妊娠試紙檢測的原理是測量尿液中的HCG(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而這個指標既適用于宮內孕,也適用于宮外孕。因此,在檢測出懷孕后,應該及時到醫院抽血檢測HCG、B超等指標,確診是否為宮內孕。
3. B超檢查
宮內孕和宮外孕在B超檢查上有明顯的區別。B超可以清晰地看到胚胎在子宮內著床的情況,此時可能出現胎囊、胎芽、胎心等信號。而宮外孕的情況則要根據胚胎在輸卵管中的位置、胎兒發育狀況等方面作出判斷,這需要B超技術很高。同時,有時候宮外孕的標志物可能被掩蓋,需要多次B超才能準確確認。因此,如果你懷疑自己有宮外孕的情況,建議前往合格醫療機構檢測。
4. 病史回顧
有些病史就是宮外孕的高發人群,如果你有以下病史,就應該引起警惕:過去曾有輸卵管炎、輸卵管積水、使用過宮內節育器等;有過多個流產的經歷,多次不孕不育等。此外,近期使用非法藥物或藥流術可能會增加宮外孕的發生率。如果有以上病史,孕期應當及早就醫,加強檢查。
結論:
要分辨宮內孕和宮外孕,需要綜合各種檢查手段與病史分析。如果有嫌疑,就需要及早去醫院檢查。我們強烈建議孕婦與家屬應當對這方面有所了解和認知,增加對宮外孕的認知,盡可能避免這種不必要的困惑與風險。